EN

人体发现微塑料危害有几何?--健康·生活--人民网

时间: 2024-09-03 08:49:08 |   作者: 产品体系

  近日,包括美国CNN和英国《卫报》在内的多家媒体援引2018年欧洲消化医学会肠胃病学学术会议上的一份报告称,人类的粪便样品中首次发现微塑料。

  这份报告是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的菲利普·施瓦布尔等人的研究成果,他们对来自英国、芬兰、意大利、日本、荷兰、波兰、俄罗斯和奥地利等8个国家的志愿者的大便样品进行仔细的检测,每个样品都检测出了微塑料,并且鉴定出了多达9种不一样的塑料。最常见的是聚丙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二者都常见于食品和饮料的塑料包装材料中。

  塑料被视为人类的一大发明,今天,塑料不只是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特别是微塑料已走进了地球所有的生命之中。它对生命有何种影响,人们的内心其实非常忐忑不安。

  如果说以前只是从多种海洋生物,主要是鱼类的组织器官中检测出了微塑料而推测人类通过吃鱼吃下微塑料,现在则是从人体排泄物中实际检测出了微塑料。而且,人的头发直径为17-181微米,粪便中发现的微塑料是50-500微米,比人的头发直径还大。

  微塑料是如何进入人体内的,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推测食用海鱼、饮用瓶装水等,可能是人体内微塑料颗粒的来源。不过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微塑料的循环之旅是否对生命有害,尤其是对人类的健康有害。

  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汤普森等人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首次提出微塑料概念,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从此,研究微塑料在生物链的旅程还有是不是危及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今天,人类已经从自身粪便中发现了微塑料,危险实际已到来。尽管如此,由于目前还没有涉及到它对人类健康危害的研究结果,还无法对微塑料是否危害健康得出结论。

  现在,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还是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都希望和鼓励各个国家的环境、卫生和生物医学研究机构和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以获得真实详尽的结果,以采取对应措施。

  不过,目前对这一问题已有不同的看法。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根据2017年对微塑料进行的调查指出,微塑料可能并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因为,对于啮齿动物和狗来说,直径超过150微米的微塑料不会被吸收,而是通过粪便排出,因此90%被人体摄入的微塑料和纳米级塑料颗粒应该不会被人体吸收。

  但是,也有一些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微塑料对人类可能是有害的。理由和证据是:塑料本身的成分和塑料吸附的成分,都可能对人体和生态造成负面影响并产生副作用。因为人类摄入的微塑料,并不见得通过粪便的排泄就能全部排清,它们必然会或多或少存留在体内并蓄积起来。以往的研究也表明,直径小于20微米的塑料颗粒能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且在内脏中累积。至于它们是否会造成危害,还要进一步的研究结果。

  2016年欧洲食品安全局下属的期刊《EFSA Journal》发表过的一项研究表明,微塑料对人体的影响大多数表现在它含有的污染物上,如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塑料作为高分子聚合物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可以认为是安全无毒的,但是在塑料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为增加和改变塑料的功能,会增添一些化学成分,如塑化剂(增塑剂)、抗氧化剂、染料等。以塑化剂而言,最常见的是邻苯二甲酸二酯,释放到环境后便成为环境雌激素中的酞酸酯类,当海洋生物或人类摄入并累积到一定的数量后,就会以假激素的形式向身体传递模拟或虚假的化学讯号,从而干扰内分泌功能,影响生殖和发育,造成畸胎甚至致癌。

  塑料的吸附性很强,尤其是微塑料,能吸附很多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曾对当地海洋中吸附在微塑料表面的有机污染物做多元化的分析,发现有些地区的1克微塑料中含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可高达24000纳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生物来说是一大类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具有高毒、持久、生物积累性、亲脂性和疏水性等特点,在低浓度时也会对生物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例如,二噁英类物质就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其中一些二噁英种类的毒性相当于的1000倍以上,号称世界上最毒的化合物之一,每人每日能容忍的二噁英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1皮克,连续数天对孕猴饲喂每千克体重几皮克的剂量就能致其流产。

  尽管微塑料对人类的危害尚无研究结果证实,但微塑料对其他生物的伤害已经有一些研究结果。2016年瑞典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表明,高剂量的聚苯乙烯型微塑料能抑制鲈鱼的孵化和生长。

  法国研究人员2016年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之后发现,牡蛎接触到聚苯乙烯微珠时,会受到能量吸收和分配的干扰,影响其繁殖和后代的健康。2015年美国加州大学生态学家罗彻曼发表在《自然》杂志旗下的《科学报道》上的一项研究证明,微塑料可导致日本青鳉鱼肝脏损伤。

  当然,无论是微塑料本身含有的有毒物质还是其吸附的有毒物质,对人类和生态的危害均需要一些时间和数量的积累来实现的,具体的数据和指标,需严谨的科学研究才能得出结论。而人类位于生物链顶端,微塑料上的毒性累积可放大无数倍,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联系我们ENGLISH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0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00025

上一篇: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码头面层中的应用

下一篇:神创意!荷兰加固堤坝融合景观与多功能

Copyrigh © 2013 hongan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Zhejiang Hongan Paper Co., Ltd. 华体会体育首页官方app-华体网站 版权所有网站备案:浙ICP备130258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