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8-30 14:36:14 | 作者: 产品体系
龙虎网讯(记者 于倩 通讯员 钱钰玲 石丽莹)一个工作台、一个工具箱、几个模具、一个针头、一根镍钛合金丝……勾勒出了“全国工人先锋号”——江北新区南京生物医药谷园区企业南微医学高值耗材制造部支架编丝组(下称:编丝组)日常工作图景。
40人,一年四季,常年如一日,以针为伴,与丝相依。在方寸之间,他们巧手编织,用匠心“支”起了患者的健康,“架”起了医学创新的未来。
南微医学是全国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之一,也是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翘楚。编丝组是南微医学的核心团队之一,也是一支经过千锤百炼的“娘子军”。与绝大多数用于装饰的编织品不同,编丝组编织的产品则比较特殊,她们编织的是医疗器械——自扩张非血管腔道支架,它将直接植入人体内,用于救治食道、肠道、胆道和气管等非血管腔道发生梗阻的病人。在组长付永坤看来,支架是植入到人体的医疗器械,关系到病患的生命健康,产品质量容不得半点马虎。“从业人员一定技能要过硬,还要肯吃苦。”
核对丝材及模具并填写信息,像钉子画一样安装“钉子”——钽标记,用头发丝粗细的针头引丝,再按不同的技法上上下下、穿针走丝……在其中,不能出现漏穿、断丝、网格不均、头端变形等问题,否则只能从头再来。在编丝组的工作间,一根根记忆镍钛合金丝在“织娘”们的巧手下,“丝滑”盘旋于大大小小的支架。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丝滑”的背后,则是“织娘”的细心、恒心与匠心,定力、耐力与毅力。“要勤学苦练基本功,手被针扎伤是常有的事。”石明明已从事编丝20余年,翻看她的手,新孔旧孔已被厚厚的茧磨平,而这是编丝组几乎所有成员都曾经历的,“一开始最简单的支架半天编好都不错了,现在基本上2小时就能做好。”她笑着说。
以丝为线,起“丝”成“架”。为了练就硬核的指尖编织功,编丝组在充分的发挥“火车头”作用、做好“传帮带”的同时,还组织各类技能比赛,在比、学、敢、拼的学习氛围和工作环境下,成员技能稳步提升。
在编丝组,一个个成员扎根于此、成长于此,并将之视为毕生的事业。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每一位成员都用兢兢业业、专注专一、真情奉献编织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以及造福患者的未来。
付永坤和记者说,编丝组日常还对接着200余个“绿色通道”微信群,这些群覆盖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用于患者的紧急支架需求。“由于支架的形状和尺寸应该要依据每个病人的生理结构定制,编丝组需要常年保持人员在岗在位,甚至夜间也要做到随叫随到。”就在前不久,编丝组连夜为北京、上海的患者编制支架,并第一时间空运至医院,挽救了患者的健康。
不止于国内,2015年德国有个临床气道重症患者急需Y型气管支架治疗。紧急状况下,编丝组根据有关要求以及病人病灶情况立即制作模具,编织出特殊紧急支架,“后来病人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生命得到了延续。对我们每位成员来说,亲手编织的产品能够挽救病人是编丝组最引以为傲的事情。”付永坤和记者说,目前编丝组已完成各类特殊定制支架4万多枚。
对南微医学而言,创新一直以来都是历久弥新的基因。从最初的三四人,到如今的四十人;从单一产品,到如今多元化产品……这只“娘子军”用一针一丝巧铸匠心的同时,也在一步步助推公司向新而行,打破垄断,领先国内,走向全球。
时间回溯至2004年,澳大利亚一公司紧急定制支架项目在欧洲和美国数个公司没有正真获得有效解决,转而到中国寻求合作,在技术资料不完善且无实物图样的情况下,支架编丝组紧急攻关,昼夜奋战,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模型制作,一周内就交付实物样品,为国产支架走出国门奠定了强基。
以临床需求为基础,一直以来,编丝组与临床专家和研发工程师一起攻克一个个难关。杯口球头支架被命名为第二代消化道支架,可携带放射粒子支架被命名为第三代功能性消化道支架,独创的Y型支架属于全球首创,由其延伸研制的推拔式、带孔的主支、分支的气管支架,也属于全球首创……如今支架产品成功申报20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近50%,仅全球首创的产品已有7 款。
此外,编丝组先后多次参与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织型非血管支架及其耦合系统生物力学行为的研究”项目、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微创介入非血管腔道功能性支架产业化开发”、国家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微创介入非血管腔道功能性支架产业化开发”等,为研究成果最终量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参研项目获得了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两项(2011年和2018年)。
“编丝是环环相扣的,每一环每一扣都要尽可能做到极致,没有捷径可走。”如今,在创新驱动下,编丝组正摆脱传统增长路径和生产模式,发力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助推新质生产力。
“全国工人先锋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多年来,编丝组荣获多个重磅荣誉。“荣誉是鼓励、更是鞭策,在新时代,我们将继续发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协作共进、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助力科学技术创新,为健康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付永坤如是说。